本网讯(通讯员 岸检宣)2月27日,武汉市检察院组织召开全市检察长会议,会上通报了2022年度基层院检察工作考核情况。江岸区检察院综合考评第一,获评全市基层院检察工作考核先进单位,3个工作团队和3名检察人员受到通报表扬。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屹东以《聚焦急难愁盼 依法能动履职——为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江岸力量》为题作经验交流。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江岸区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充分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积极参与以控制成本为核心的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成效得到区委充分肯定,受到省市高度关注。
以专项法律监督为抓手,努力破解涉案企业诉讼痛点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活力就是市场的活水。在涉营商专项活动中,该院通过走访调研发现,企业涉案最怕久拖不决,拖垮企业,更怕执行落空,压垮公司。针对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问题,该院聚焦痛点,有的放矢。
扎实开展“挂案”专项监督,清理涉企“挂案”14件,先后对3起案件监督撤案,2起案件监督变更强制措施,切实减少企业诉累,降低司法成本。
认真开展涉市场主体虚假诉讼监督,摸排虚假诉讼案件线索58件,立案审查19件,对1起案件提请抗诉,针对机构借贷领域虚假诉讼高发问题,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督促重点审理。
聚焦“执行难”问题开展专项监督,与区法院建立执行监督协作机制,针对涉企案件展开专门审查,及时发出检察建议,最大限度维护企业合法财产权益。比如,该院对一起超标的查封涉企业案件启动监督程序,主动协调解决债权债务纠纷,督促对超标的查封行为予以纠正,最终法院解除了对该企业3处厂房和银行账户的查封冻结。通过积极能动履职,及时帮助企业恢复了正常经营运转。
以知识产权检察为依托,努力破解企业创新保护难点
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持续发展命脉。在涉营商专项活动中,针对知识产权案件发现难、取证难、举证难等问题,发挥全市知识产权案件集中办理优势,积极探索“四检合一”工作模式,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
与区依法治区委员会共同建立全省首个区域性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机制,整合司法和行政资源,形成全链条综合保护体系,去年以来行政机关通过协同保护机制移送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线索4件,行刑衔接更加畅通。
制定《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证据指引规则》,统一公检法等各家有关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证据认定标准,形成联动保护合力,去年以来共对26名破坏创新活动、危害创新主体权益的嫌疑人提起公诉,有力惩治了犯罪。
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湖北中心携手建立全省首个知识产权工作协作机制,在全省首次引入技术调查官制度,形成“法律专业+技术专家”双重保护模式。
比如,在办理某电力公司商业秘密案中,及时引入2名电学领域专家,两次出庭辅助检察官指控犯罪,帮助法官厘清涉案技术要点,经过10余小时拉锯式庭审,法院最终支持该院全部诉讼请求,有力地保护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为全市科技创新打造出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积极延伸办案职能,对所有涉营商案件开展案后回访
市场风险无处不在,合规经营才能健康发展。在涉营商专项活动中,该院依托合规案件办理,推动涉案企业治理,通过办案职能延伸,规范行业管理。
抓好合规案件办理,主导建立全市首个区级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委会和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在“能用尽用”的同时,严把“整改关”“结案关”,确保企业“真整改”“真合规”。比如,在一起重大责任事故合规案件中,该院督促企业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6项、增加安全措施20余条,整改落实到位后,对法定代表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去年以来,针对10起合规案件,监督企业完善内部治理制度50余项,帮助涉案企业堵住风险漏洞。
探索类案治理,开展类案合规标准以及合规理论研究,提升合规工作标准化,促进个案治理向类案治理、行业治理延伸。比如,对企业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趋势开展分析,率先制定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涉案企业合规整改指南》,为类案办理提供指引。该院理论调研成果《第三方组织在涉案企业合规中的作用探析》在第四届“长江竞争论坛”作为优秀论文作主题交流。
积极延伸办案职能,对400余件涉营商案件开展案后回访,组织编写《企业常见法律风险防控200条》,走访企业70余人次,发放风险防控资料2000余册,向相关行业发送检察建议2份,尽最大努力降低企业试错成本。
下一步,该院将以此次全市检察长会议为契机,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持续营造安商惠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武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更多检察智慧和力量。